記者 方靜/文 錢旭升/攝
在初代商人身上,有一股拼勁。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們就是憋著這股勁,一點點拼出了一番事業。盡管歲月變遷,他們始終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憑著商人的敏銳,及時調整方向,夯實事業根基,從此更上一層樓。但一切遠沒有止步,比起一枝獨秀,他們喜歡百花齊放,愿意將半輩子走過的路化為經驗教訓,與同行攜手并進——吳國杰就是這樣的一名商人,他白手起家,篳路藍縷,從無到有,一步步成長為義烏飾配行業協會會長,帶領著協會會員,順著時代潮流,穩步前進。
【過往】捧著所有積蓄來義烏創業
吳國杰的老家在溫州。他不只一次回想起曾經稚嫩的自己。
那時候,十四歲的他,已能夠一個人出來賣菜。他很早就明白,他所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日復一日,他攢下了一萬多元錢,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上世紀90年代的溫州,鞋業貿易發達,吳國杰每日看著商人們倒買倒賣。有一日,他的目光落到了女鞋的裝飾品上,心中突然一動,這些裝飾品如果能用到發飾上就好了。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著當時的全部積蓄,來義烏做飾配生意。
1993年,吳國杰只身來到義烏,成立了義烏國杰工藝飾品配件公司,并漸漸成為一名資深的新義烏人。當時整個義烏市場上都找不到幾家專業從事飾品配件生意的商家,他成了這個行業的開拓者之一。租店面、租倉庫、進貨……吳國杰的存款沒支撐多久。
開始捉襟見肘后,他節衣縮食,節省一切可控開支。他還記得,當時他的倉庫在二樓,每次到貨后,他都舍不得花錢找人搬貨,自己咬牙一趟趟將每袋160多斤的貨扛上樓。
好在生意還不錯。那一年,他不僅回本,還賺了不少;第二年,盈利翻倍;到1996年,營業額就有200多萬元,公司也逐漸壯大。那時候,義烏經營飾配的經營戶也開始冒頭。
2000年開始,義烏飾品配件行業漸漸起步,伴隨著國際商貿城外向度提升的東風,飾品配件商戶開始向國外拓展市場。
當時,飾品配件外貿出口業務處于上升通道,與眾多義烏小商品一道,迅速以極高的性價比、豐富的產品類別占領全球市場。
吳國杰有一名來自我國臺灣的客戶,每次他都來采購一批飾品配件,再運往世界各地。飾品配件大多單價較低,走量為主。而該客戶有幾次采購量不大,他也會馬上寄遞給客戶。好幾次空運費已經遠高于貨值,客戶依舊雷打不動,堅持空運,至今都讓吳國杰印象深刻。
如今的國杰飾品配件有限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長為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吳國杰也在今年5月義烏市飾品配件行業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當選為新一屆協會會長。
【去年】成立飾品品牌開始二次創業
經營配飾生意多年,在吳國杰看來,一家企業要想長遠地走下去,必然要擁有不可替代的產品。而生產半成品門檻較低,企業想借此做強做大難度較高。
以全球知名度較高的施華洛世奇為例,這家企業于1985年誕生于奧地利,以全球先進的精確切割技術和璀璨奪目的仿水晶產品聞名于世。原是以半成品以及技術起家的施華洛世奇在飾品成品方面起步較晚,但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卻是從其同名的飾品成品開始了解該企業。
“全球做半成品聞名于世的企業只有幾家,但飾品成品品牌卻有無數家,且成功者不在少數,所以我們也開始轉型。”吳國杰說,去年以來,他開始布局飾品成品,成立了浙江曼迪珠寶有限公司,專營施華洛世奇系列產品、金銀首飾、酒杯酒具、手表、手機殼、筆等輕奢商務禮品。
飾配多供應于服裝、箱包、鞋帽、首飾等,對飾品成品這一行,吳國杰不算陌生,但到底也是門外漢。為此,他請來了多年好友,即原施華洛世奇中國區相關負責人。“我們分工明確,我負責生產,他負責營銷、產品設計等方面。”吳國杰說,公司在義烏和深圳也都組建了團隊,旗下還有一批有中國美院等專業背景的設計師。
目前,這個新生的飾品品牌主要面向國內市場,正在向全國市場招收代理商。“已經有上海、溫州等地的商家加盟,并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吳國杰說,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開始,證明這近兩年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不過,還不到可以松口氣的時候。眼下,有越來越多的同行開始向飾品成品方向轉型,這勢必會帶來市場競爭,但這也是吳國杰樂意見到的局面。
【未來】成立同業聯盟抱團發展
“以前大家都著眼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很少有出去走走看看的想法,但如今消費升級,不管是飾配行業還是飾品行業,這類時尚產業都經歷著市場和產品的雙重結構調整。”吳國杰說,協會一直在思考如何幫助企業走出舒適圈,更快度過瓶頸期。
今年,該協會在于上周結束的第24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上做了一次嘗試。
展會上,參展商可以看到一塊醒目的標志牌:義烏市飾品配件行業協會D2展館時尚產業專區。這是協會首次在家門口的展會上設立專區,共有60多個展位。展會期間,協會還舉辦了2018中國(義烏)時尚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來自飾配以及飾品行業的多個知名品牌以及地方協會,比如青島城陽工藝品協會、廣東省時尚首飾及配飾協會、東莞市五金飾品行業協會等。
“通過在義博會期間舉辦中國(義烏)時尚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大家對自身行業所處環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今后不管是延伸產業鏈,向飾品成品轉型,還是繼續創建屬于飾配品牌、提升產品品質和工藝等,企業都能找到典型,并利用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吳國杰說。
目前,青島、廣州、義烏是國內三大飾品基地,分布著不同的飾配行業。借這次論壇,三地協會主要負責人相聚一堂。義烏飾配行業協會將考慮和他們抱團,以成立同業聯盟的形式,進一步整合資源,以提升飾配品質,促進整個時尚產業發展。